驻吉达总领事谭邦林在沙主流媒体《欧卡兹报》发表署名文章

2021-03-30 14:00

 

驻吉达总领事谭邦林

在沙主流媒体《欧卡兹报》发表署名文章

 

2021年3月30日,驻吉达总领事谭邦林在沙特主流媒体《欧卡兹报》发表题为《不负人民,实现消除绝对贫困千年梦想》的署名文章,全文如下:

 

消除绝对贫困,是中国人的千年梦想。今天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。

   位于中国内陆四川省绵延几百公里的大山深处彝族聚居的昭觉县,是深度贫困县,全县共有191个贫困村,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9796人,贫困发生率高达31.8%。其中的三河村,过去与县城不通公路不通电,去县城骑马需要3天才能到达。脱贫攻坚战以来,在政府帮助下,硬化公路修到了村里,电炉取代了火塘。如今9个安置点住房工程已全部完工,村民全部搬入了新居。村民吉好的新居里有了沙发、电视、洗衣机、电冰箱,还开起了小卖部。全家通过养牛、养鸡、养蜂、打工及经营小卖部,人均年纯收入超过1万元(约合1536美元)。而在3年前,他家全家挤在一间小屋与牲畜混居一室,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(约合307美元)。到2020年底,三河村户均增收15000元以上,全村实现脱贫,昭觉县的贫困发生率降至3%以下。

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海固,是被视为“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”的地区。24年来,东部沿海的福建省11183名挂职干部先后赴这一深度贫困县投入扶贫事业,一任接着一任干;2000余名来自福建的支教、支医、支农工作队员以“敢于牺牲”的精神,凝心聚力发光热;一批批闽商弘扬“敢拼会赢”的精神,搅热脱贫源头活水……虽然年龄不同、职业各异,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“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”,他们以如海般的豪迈、如山般的坚韧,和宁夏干部群众一道,用智慧和勤劳艰苦创业,久久为功,谱写了一曲东部沿海省与西部山区协作扶贫、脱贫的感人“山海情”,将荒原变为宜居城镇,从最初8000人发展成6.6万人的移民城镇。走出一条东西协作的脱贫之路、产业支撑的致富之路、生态优先的发展之路、民族团结的和谐之路。

被大山女孩亲切喊为“校长妈妈”的张桂梅,从城市来到偏远山区,扎根乡村教育一线40余年,把自己所有的爱都献给了山区贫穷孩子的教育,付出艰辛努力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,建校12年来帮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上大学,是无数因知识改变命运的贫困山区女孩心中永远的“张妈妈”。

以上真实故事,是中国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长期艰苦奋斗,用70多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二、三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。改革开放40多年来,按现行贫困标准计算,中国7.7亿人口摆脱贫困。2012年以来,中国发起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、力度最强、惠及人口最多、也是最为艰巨的脱贫攻坚战,平均每年脱贫1000万人。到2020年底,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。脱贫总人数是英国和加拿大人口的总和。

政府把“两不愁三保障”作为脱贫标准,帮助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不愁吃、不愁穿,全面实现义务教育、基本医疗、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,更好保障了他们的生存权、发展权、教育权和医疗权。政府制定规划,将减贫与发展相结合,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山区兴建基础设施。在近千个贫困县中,通硬化路的行政村比重达99.6%,其中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;通动力电的行政村比重达99.3%;通信信号覆盖的行政村比重达99.9%;通宽带互联网的行政村比重达99.6%;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的行政村比重达99.9%;贫困地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发生明显改变。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,所有深度贫困地区的最后堡垒被全部攻克。

  反贫困是世界性难题,纵观古今、环顾全球,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实现8亿人脱贫,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%以上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度评价称,过去10年,中国是为全球减贫做出最大贡献的国家。中国成功减贫的伟大实践,为全球减贫治理贡献了中国经验

  坚持党的领导。要实现几亿人脱贫,难度之大可想而知。中国共产党把脱贫攻坚作为治国理政最重要的任务,习近平总书记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,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,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,调研指导20多个贫困村。各级政府选派了大批党员干部深入到每个贫困村,专责帮助当地群众摆脱贫困,我们称他们为驻村“第一书记”。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爬过最高的山,走过最险的路,去过最偏远的村寨,住过最穷的人家,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、过在一起、干在一起,将青春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。其中1800多名党员为扶贫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。

  以人民为中心,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。中国共产党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,将妇女、儿童、老年人、残疾人、少数民族等特定群体中的贫困人口作为重点帮扶对象,努力确保每一个人享有尊严、免于饥饿的权利,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发展权、教育权、医疗权、住房权。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事,始终是让亿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,他多次强调,“小康不小康,关键看老乡”。

  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。中国共产党广泛动员全国全社会力量,鼓励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帮扶贫穷落后地区,推动人才、资金、技术向贫困地区流动,结对帮扶。342个东部经济较发达县帮扶570个西部贫困县,310家中央政府部门帮扶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,军队和武警部队帮扶3500个贫困村。此外,企业家、科技工作者、教师、文体明星等各行各业人员都积极投身扶贫行动,14亿中国人民都为扶贫出一份力,汇聚起消除贫困的磅礴力量。

  科学精准务实施策。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、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、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,建立了全国建档立卡信息系统,为每个贫困户建立一份专属档案,量身定制一份脱贫计划。对于有劳动能力的,重在帮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,没有劳动能力的则纳入社保体系;对于生存环境极端恶劣、不适宜人居地区,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将群众整体迁移到更加适合生存和发展的地方。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的根源,把扶贫与扶志、扶智相结合,引导贫困群众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摆脱贫困、改变命运,创造美好生活。政府通过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及实践,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、工作体系、制度体系,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,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。

  脱贫不是终点,而是新生活、新奋斗的起点。中国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,开启了乡村振兴新征程。我们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,让农村从中国发展的洼地变成发展高地,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。

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和使命。迄今为止,中国已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派遣60多万名援助人员。10多年来,中国与近20个发展中国家开展了数十个减贫援助合作项目,粮农组织——中国南南合作计划支持了亚非14个发展中国家,直接惠及7万余人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中国同G20成员一道落实“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”,截至2020年底向发展中国家缓债总额21亿美元,是G20成员中落实缓债金额最多的国家。中国还不断深化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接,将使相关国家约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、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。

沙特阿拉伯王国一直在全球减贫事业中扮演着活跃角色,沙特国王经常向贫困国家人民提供慷慨援助。大道不孤,天下一家。中国愿同沙特阿拉伯王国一道,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,履行减贫国际责任,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
 

《欧卡兹报》网站链接如下:

https://www.okaz.com.sa/articles/authors/2063281